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中班美術立體娃娃教案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這個幼兒舞蹈
2.技能目標:訓練胯的柔韌性
3.感情目標:培養學生學習幼兒舞蹈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會了部分幼兒舞蹈
三、教材分析:
《中國舞蹈家協會考級教材》
四、教學重點難點:
對腳盤坐壓垮
團身合胯
單腿顫壓胯
五、教學準備
音樂,練功服
教學活動:
開始部分:
1.整隊,點名,師生問好
2.檢查儀容儀表
3.簡述本節課主要內容
中間部分:
一、基本功:
1.熱身
2.腿的練習
3.腰的練習
二、復習:
1.《吹泡泡》
2.《月兒》
3.《玩娃娃》
三、新課部分:《娃娃》
做法
準備位置:身向一點,對腳盤坐,雙手抓腳弓處
準備音樂:
1-2:保持準備姿勢
第一段
(1)
1-2對腳盤坐壓胯
3-4還原
5-8重復(1)1-4動作
(2)
1-4娃娃向前爬
5回至準備位
6-8保持姿態
(3)-(4)重復(1)-(2)動作
第二段
(5)
1團身合胯
2-4保持姿態
5回至準備位
6-8保持姿態
(6)
1-2右單腿顫壓胯2次
3-4回至準備位
5-6?左單腿顫壓胯2次
7-8回至準備位
(7)-(8)重復(5)-(6)動作
第三段
(9)
1右勾腳打開至旁腿位,同時右手指尖朝前扶地
2-4保持姿態
5?左勾腳打開至旁腿位,同時左手指尖朝前扶地
6-8?保持姿態
(10)
1-2旁開腿壓胯
3-4身體回至直立,指尖自然向前
5-8重復(10)1-4
(11)
1右腳收至對腳盤坐,右手同時抓腳弓處
2-4保持姿態
5?左腳收至對腳盤坐,左手同時抓腳弓處
6-8保持姿態
(12)
1-4團身合胯
5回至準備位
6-8保持姿態
第四段
(13)-(16)重復(1)-(4)動作
結束段
(17)
1-8重復(9)1-8動作
(18)
1-4娃娃前爬
5-8雙肘撐地,團手托腮
(19)-(20)左右傾頭8次四、二年級內容
二年級面臨實習,上課內容仍以幼兒舞蹈創編為主
五、就業指導
幼兒舞蹈對學生以后的實習就業非常重要,要讓學生勤加練習
結束部分
1.總結本課內容
2.作業:每天練功30分鐘,復習所學組合課后記:趣味性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中班美術立體娃娃教案篇二
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紙筒娃娃》
教學目標:
1.通過手工活動,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并培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2.利用各種彩紙對娃娃造型進行裝飾,體驗創作的樂趣。教學準備:
白板紙,彩色海綿紙,金銀絲帶,雙面膠,定書機 教學過程: 一.啟發導入
1.提問:我們人體就像一個圓柱,想象如果將白卡紙卷成一個紙筒,上半部分當臉,下半部分當身體會怎么樣?
2.提問:我們還可以用各種材料裝飾紙筒娃娃,他們可以是不同的性別,不同的職業。大家都有什么樣的奇思妙想呢? 二.討論
1.提問:怎樣才能使紙筒娃娃看起來裝飾的豐富呢?五官,衣服怎么樣做呢? 2.教師演示幾種做衣服,頭發的方式與方法,并幫學生把卷好的紙筒用定書機固定。三.要求
1.大家要發揮想象,大膽創新。
2.漂亮的頭發,美麗的衣服,都等你來裝扮了。現在,大家都動手做一做吧!
,, ,,
中班美術立體娃娃教案篇三
中班美術給娃娃做秋衣教案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美術給娃娃做秋衣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美術給娃娃做秋衣教案1【活動設計】
由于中班幼兒對周圍環境及自然變化的敏感性較差,因此活動一開始就可引導幼兒觀察自身及同伴,看看衣著上與夏天有何不同?然后請幼兒想想:娃娃有秋衣嗎?沒有秋衣怎么辦?引起幼兒對此活動的興趣。
中班幼兒已會有意識地調換顏色,并能注意與客觀事物的固有色相對應,但還不能有目的地配色。因此,在活動中通過觀察“花布”這一環節,讓幼兒了解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并學習有目的地用對比的顏色配色,避免色彩混亂,使畫面更鮮艷。
活動的最后環節——折衣,可延伸到區角活動中去完成,誰先完成就先在“商店”里展示出來,使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
2、了解季節特征,萌發關心別人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點與難點】
知道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
【活動準備】
1、彩色水筆、蠟筆、水粉筆、小毛筆。
2、在角色游戲中的商店里設置好掛“衣服”的繩子。
【活動過程】
一、語言誘導,引起興趣
建議可用設問:“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有什么變化?”“小朋友穿的衣服有什么變化?”“娃娃沒有秋衣怎么辦?”等,引起幼兒思考、討論,激起幼兒為娃娃“織”花布做秋衣的愿望。二、欣賞范例、討論。
設問:
(1)為什么叫它“花布”?
(2)上面印的是什么圖案?給花布取名。
(3)每塊花布的圖案是否都一樣呢?
說明這部分設問,主要讓幼兒通過討論,知道花布的圖案有各種各樣的。
(4)這塊花布上的圖案有幾種顏色?
(5)是哪二種顏色?哪個深?哪個淺?
說明這二個問題主要是引導幼兒觀察、分辯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還可讓幼兒在蠟筆盒里找找,什么顏色也是一支深、一支淺?(淺綠、深綠、深紫、淡紫等)提高分辯同種顏色深與淺的能力。
三、討論作畫方法。
建議可通過討論及幼兒示范,幫助幼兒掌握繪畫順序:畫圖案—>涂底色(小點、線條、色塊都可),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想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四、幼兒創作。
建議教師加強觀察,及時介紹不同于別人的圖案,同時也可使用提示性的問題幫助較低層次的幼兒,如:畫出小鈴鐺可以嗎?畫蘋果花布行不行?等。
對先畫好的幼兒可建議去涂底色:找一個不同的顏色,使花布更鮮艷。(找對比色)
五、引導講評
幼兒自己介紹花布的名稱,集體說說“鮮艷”“不鮮艷”(想想可以怎么改?或提示為爺爺媽媽做件衣)。六、折秋衣(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建議此環節可在區角活動中去完成,誰先完成了就先把“衣服”掛在“商店”里。隨著秋意更濃,秋衣也漸漸增多。【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中班美術給娃娃做秋衣教案2一、活動目標
1.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艷。
2.了解季節特征,萌發關心別人的情感。
二、重點與難點:知道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彩色水筆、蠟筆、水粉筆、小毛筆。
在角色游戲中的商店里設置好掛“衣服”的繩子。
四、設計思路
由于中班幼兒對周圍環境及自然變化的敏感性較差,因此活動一開始就可引導幼兒觀察自身及同伴,看看衣著上與夏天有何不同?然后請幼兒想想:娃娃有秋衣嗎?沒有秋衣怎么辦?引起幼兒對此活動的興趣。
中班幼兒已會有意識地調換顏色,并能注意與客觀事物的固有色相對應,但還不能有目的地配色。因此,在活動中通過觀察“花布”這一環節,讓幼兒了解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并學習有目的地用對比的顏色配色,避免色彩混亂,使畫面更鮮艷。
活動的最后環節——折衣,可延伸到區角活動中去完成,誰先完成就先在“商店”里展示出來,使不同層次的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的興趣。
五、活動流程
談話,引起興趣——欣賞討論——討論作畫方法——幼兒創作——引導講評——折衣
1.語言誘導,引起興趣
建議可用設問:“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有什么變化?”“小朋友穿的衣服有什么變化?”“娃娃沒有秋衣怎么辦?”等,引起幼兒思考、討論,激起幼兒為娃娃“織”花布做秋衣的愿望。
2.欣賞范例、討論。
設問:
(1)為什么叫它“花布”?
(2)上面印的是什么圖案?給花布取名。
(3)每塊花布的圖案是否都一樣呢?
說明:這部分設問,主要讓幼兒通過討論,知道花布的圖案有各種各樣的。
(4)這塊花布上的圖案有幾種顏色?
(5)是哪二種顏色?哪個深?哪個淺?
說明:這二個問題主要是引導幼兒觀察、分辯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還可讓幼兒在蠟筆盒里找找,什么顏色也是一支深、一支淺?(淺綠、深綠、深紫、淡紫等)提高分辯同種顏色深與淺的能力。
3.討論作畫方法
建議可通過討論及幼兒示范,幫助幼兒掌握繪畫順序:畫圖案—>涂底色(小點、線條、色塊都可),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想出與別人不同的圖案。
4.幼兒創作
建議教師加強觀察,及時介紹不同于別人的圖案,同時也可使用提示性的問題幫助較低層次的幼兒,如:畫出小鈴鐺可以嗎?畫蘋果花布行不行?等。
對先畫好的幼兒可建議去涂底色:找一個不同的顏色,使花布更鮮艷。(找對比色)
5.引導講評
幼兒自己介紹花布的名稱,集體說說“鮮艷”“不鮮艷”(想想可以怎么改?或提示為爺爺媽媽做件衣)。
6.折秋衣(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建議此環節可在區角活動中去完成,誰先完成了就先把“衣服”掛在“商店”里。隨著秋意更濃,秋衣也漸漸增多。
繪畫《夏天的景色》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暖色表現炎熱、用冷色表現涼快,描繪夏天的景色。
2.對繪畫產生興趣,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夏天的景色
2.油畫棒,顏料,畫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么樣的?
讓幼兒互相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展開
1.交流夏天的變化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么樣的?
人們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怎樣才能涼快些?
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對夏天的認識和體驗。
2.夏天的色彩
教師:如果我們把夏天畫出來,想一想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出夏天的炎熱呢?
那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呢?
教師總結: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夏天的樹葉很大很密,看上去很涼爽。
夏天人們穿得很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吃西瓜。紅色、橙色看上去比較暖,可以表現炎熱。
藍、綠色看上去比較冷,可以表示涼爽。
3.交代要求,引導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夏天的畫,我們用拓印顏料來印畫樹葉,再添畫夏天的風景。
先想畫什么內容,畫的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樣畫才能使畫面更漂亮。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在繪畫中可以互相商量,正確選擇夏天風景的.顏色,并保持畫面清潔,畫出夏天的特征。
三、結束
展出幼兒作品。
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以及對夏天的感受。
中班美術活動——救生圈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粘貼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各種粘貼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布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夏天里,天氣很熱,有什么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2.討論制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粘貼。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救生圈的價格
讓幼兒根據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數,數出的總數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只救生圈。四、延伸
“動手角”里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點畫:梅花(中班美術)
教學目的: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學準備:梅花,范畫,顏料,白紙。教學過程: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么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3.看好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示范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4.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5.成果展示。
中班美術立體娃娃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出娃娃的基本結構,并能大膽地將主體畫大。
2、練習同種色系推移的方法涂色。
活動準備:包花紙、構線筆、油畫棒幼兒人手一份,范畫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師:森林里開音樂會,誰會來參加?有三個漂亮的小娃娃化裝后參加音樂會,請小朋友看一看。
二、圖形刺激
1、老師在黑板上依次范畫:先畫一個娃娃;從娃娃的頭、身體、手三個部位畫出娃娃的基本結構,然后在頭、身體、手三個部位畫上各種圖案和線條。然后再范畫另外的兩個娃娃。(手的姿態、帽子的樣子)
2、欣賞優秀作品。
三、想象創造
1、交代要求:自選任何一個娃娃繪畫,要求頭部畫大。給娃娃涂色時用同種顏色涂;如:紅---深紅---稍紅---桔黃---檸檬黃,也可以選用加白的圖色方法。背景用一種接近畫的顏色涂。
2、鼓勵幼兒大膽用在娃娃的帽子、衣服上想象畫出不同的圖案和線條。
四、診斷作品:
挑選主體形象大、生動的作品進行展示,幼兒互相欣賞學習不同涂色的方法。
上一篇:最新感恩父母700作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