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書中寫道: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而人們步入哲思殿堂的第一步,就是對“天”的思考、探尋。至今為止,人類前往浩渺宇宙、向外探索的唯一途徑,就是乘坐航天器。那么,航天,對于我來說,到底又意味著什么呢?
曾一度固執的認為,航天離自己遙不可及,抵達天外,永遠只能是一個夢想。古時萬戶飛天,粉身碎骨;美國“挑戰”太空,七航天員無一生還...這一切,仿佛一瓢無情的水,將我心中那竄向往航天的火苗毫不留情的澆滅。于是,我退卻了,不再嘗試去掙脫地心引力,也不再對宇宙抱有任何幻想。就這樣,沉寂......但又或許是命中注定,高中分科后,學文科的我看到了中國近代史中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太空生命系統的突破、燃料計算的日趨精準,心中不禁又燃起了一絲希望,它也隨之一點一點把我拉進“航天”這塊神秘的樂土。記憶中“神五”載著楊利偉飛向太空,中國載人航天也就跨出了新的一步,這同時也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而今,“神九”又帶領中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成功的結束了“神九—嫦娥”對接的任務。我知道,我離航天又近了一步。
自東方紅一號”衛星將那首膾炙人口的《東方紅》樂曲從太空傳回中國,到現今的“神九—蛟龍”天地對話,我恍然大悟,飛往太空的并不只是那幾架航天器而已,那代表中國這東方巨龍騰躍而起、響徹蒼穹,代表著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的進步。為此,作為華夏兒女,我不能不為之感到自豪,中國航天業的發展,已經深深影響了每一個龍的傳人,街頭巷尾,無人不在談論著航天的發展、中國的進步,每個人都由衷的因中國而感到驕傲。在耳濡目染中,我也逐漸看清了航天對于我的意義。
或許,航天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我知道:航天,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們。航天的進步,意味著中國的騰飛,意味這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在建國初期那般嚴峻的環境下,航天工作者尚能堅持不懈,一鼓作氣地完成鉆研”兩彈一星“的任務,那么在如今的優越環境下,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切實貫徹”四特“的載人航天精神,做到滿懷信心的應對生活中的每一個難題,并堅定的向未來進發呢?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