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在廁所抽煙被抓住,我責令寫500字的檢討;再犯1000字……
男生是來復習的,第一次談話,一股煙臭就沖我的鼻:禁止抽煙,發現寫檢討;再發現處分;再發現開除!
孩子交檢討,畏縮著頭頸,嘴巴張了張,聽不清聲音。
“大聲說!”我嚴肅地吩咐,“抽起煙來不顧死活,熏得滿身發臭,怎么就張不嘴巴?”
我瞧了一眼:“不到四百字,字跡潦草!”回頭對孩子嚴厲地說,“重寫!”
孩子默默地接過檢討,像要說什么,面有難色,決定不說,走出辦公室。
第二次.我注意地看孩子一眼,坐下讀檢討……
“孩子!雖有五百字,但只寫了被抓住的過程,并沒有反省抽煙到底錯在哪兒,以及怎么改正……”注視孩子,不失和藹地要求,“把這兩個問題回答得令人信服,檢討就到位了,孩子!”
孩子點頭,很馴順地立著,但并沒有立即走。我覺得,他有求情的意思。我嚴肅地說:“去吧!”
第三次.我看了檢討,還給孩子,沉默片刻,親切地說:“你說說,行了嗎?‘違反了《中學生守則》’?就行了嗎?‘再也不抽煙’?就行了嗎?——唉!根本沒有認識到錯誤!也沒有改正的誠意!”
孩子聽得很馴順,努力抬起頭,清楚地說:“有誠意!真不抽了!”
我應聲微笑著說:“寫的過程中,說不定就還在抽!……哦!真臭!”我厭惡地補充。
“沒有!真沒有!不敢了!”
“你看,不敢了?呵,是怕懲罰,才不抽?可見根本沒有認識到位!重寫,去吧!”
第四次.我有些不耐煩地看完,嚴厲地說:“到此為止,在你看來,抽煙壓根就沒有錯!‘有害健康,有患多種疾病的風險……’不就是網上收羅的么?你在作禁煙宣傳么?像煙盒上‘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多虛假呀!孩子!你根本不在乎健康,你連自我這個人都自暴自棄,哪兒還在乎抽煙有害健康呢?”
看著孩子離開的背影,我說不清自己的感受……
第五次.孩子完全沒有希望地遞給我檢討,我瀏覽了重復的語言,找不到新內容,無力回答錯在何處,怎么改正。
我注視著孩子,沉痛地說:“不就是抽個煙?何錯之有?你這么折騰我?——是不是這樣想的?”
“不是……真沒……但實在想不出理由……”
“錯在哪兒?——那就沒有錯!抽下去吧!”
第六次.孩子提出罰一百塊的辦法。我修改成,為班費捐助一百塊,但必須是自己打工爭的,不得用父母的錢。
我吩咐:“還得寫!寫到身上的煙臭消失!”
我請孩子仔細聽,根據我提示的幾點,下去好好發揮,看抽煙怎么就錯了?
第一 損害自我良好形象,抹殺自我文明素質:渾身發臭,亂丟煙頭,污染空氣等等。正反例子,市貿大廈上萬人上班,不見一枚煙頭;低層打工者,揮動磚刀,刁著煙。
第二 頭腦空虛,不學無術,無聊之極:把抽煙當神圣,把學業當爛賤,逃避學業,墮落成性。反例,抽煙的孩子荒廢學業。
第三 顛倒黑白,把學壞當勇敢,把抽煙當時髦:糟蹋自我,出丑現怪,不知羞恥……
孩子從沒有如此專注地聽過講,生怕漏掉一個字,顯出嚴肅覺悟的表情,似乎才發現,抽煙實在丑陋,自我實在可悲。
為漫長的折騰,我終于下結論,調子深沉親切:
孩子,人生是嚴肅的旅行,只要稍不注意,我們就走向歧途;只要走到一定路程,就再也沒有返程的機會。請熱愛自我吧!以自愛為準則,每次選擇都必須謹慎又謹慎,對自我有害,堅決拋棄;對自我有益,堅定目標。你看,以自愛為標準,對曾經的錯誤,我們是不是很懊悔?沒有哪個老師不對你說,抽煙是錯的,拋棄學業是錯的,可是你卻走到現在呀!但是為過去痛悔,是為了糾正錯誤,不是延宕時光。抓緊時光的尾巴,出發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