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是承載著我們的夢想的地方。校園欺凌暴力事件使我們純凈的心靈扭曲,安全受到威脅。為了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還校園一份安寧,給家長一份放心,在此我們鄭重承諾:
1、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法制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2、以《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校規班紀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3、自覺遵守網絡公約,文明上網,不得通過手機短信、互聯網對同學進行造謠、污蔑等人身攻擊。
4、與同學和睦相處,不給同學起綽號,不勒索同學錢財,不辱罵、戲弄、諷刺、孤立同學,不用暴力解決同學間的矛盾。
5、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主動排遣自己的心理壓力,多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傾訴,尋求他們的幫助,不做過激的行為。
6、同學之間發生矛盾,不能采用武力手段來解決,而應理智化解或者尋求教師、家長的幫助等合理手段來化解。
7、發現有校園暴力和學生欺凌事件發生,應及時勸阻、報告學校,不做冷漠的旁觀者。
8、自己被欺凌應及時向教師、家長和學校政教處報告,不能忍氣吞聲,不私自尋求社會人員的介入,更不能以暴制暴、以報復方式擴大事態。
9、絕不參與其他人組織的針對同學的暴力活動。發現該種隱患老師和相關部門。
10、不以自我為中心,與同學發生矛盾首先換位思考得失,構筑自己良好的心態。
11、不攜帶有危險的物品進入學校。
12、在校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在外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德,杜絕有損學校、父母和個人聲譽的行為,主動遠離一切不良行為。
班級:
學生簽字:
校園欺凌是什么?
《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為,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學生欺凌屬于校園欺凌的一種。
校園欺凌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校園暴力呈現低齡化、群體性、網絡化特點,女生之間的暴力逐漸增多。有專家分析,這其實是長期積淀的社會問題——家庭教育缺失的外露。有以下幾個原因:
人的潛在本能
根據心理專家的研究,當一個人受到挫折時,容易引起情緒上的沖動和憤怒,因而產生對一定的對象報復和攻擊的行為。各種導致挫折感的動因,如受欺辱、遺棄、排擠、自卑等都容易引發攻擊性的行為。
家庭因素
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與家庭的教育很有關系。如果家庭成員文化素質低下、道德品質敗壞;父母的管教方法過嚴或者過于溺愛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使孩子缺少關愛和安全感等情況都會對孩子的健全人格培養產生不利影響。
校園欺凌的危害
校園欺凌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對于被欺凌者而言,不僅會造成身體上的傷害,還會帶來更為嚴重且難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創傷,嚴重影響日常學習、生活。某些情況下,部分受欺凌者會發生變化,轉化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幫兇。對于目睹欺凌現象的旁觀者來言,也往往會因為無法幫助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覺地加入欺凌行列。對于欺凌者來言,會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終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歸路。
影響學生身心健康
在校園內長期遭受欺凌的學生更容易具有壓抑、焦慮、失去自信、自暴自棄、孤立、愧疚、失眠和自殺傾向,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嚴重者甚至會出現人格障礙。
影響學生學業發展
與未經歷欺凌的旁觀者相比,被欺凌者在學業表現上更差。不僅如此,被欺凌者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還可能發生逃課甚至輟學行為。
降低教育質量
受害者可能會畏懼上學、或者產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正常參與學?;顒拥惹闆r。他們可能會曠課、故意逃避學校活動、逃學或者干脆輟學。這些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就,并對其未來的教育和工作機會產生負面影響。
家長如何應對?
家長需幫助兒童正確理解“欺凌”的含義;教會兒童識別與應對欺凌;在面對兒童求助時應給予安慰、支持和建議;發現兒童的欺凌行為后立即制止;在與欺凌行為相關人員談話時應采取分開談話的方式,這一方面有助于保護兒童的隱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成年人收集到更加真實的信息。
注重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談舉止、性格特點都會對孩子產生長遠的影響。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抱怨、說臟話、發脾氣甚至動粗打人,盡量少飲酒、不飲酒,不參與賭博,更不能帶孩子到不良等娛樂場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為的影響。要培養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培養孩子的日常良好習慣
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戶外活動,多與同齡人交往、溝通,注意培養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網絡,尤其是避免其接觸含有暴力、色情內容的影視作品、視頻直播和網絡游戲。要防止孩子夜不歸宿、飲酒、攜帶匕首、彈簧刀、藏刀等。
正確引導孩子
家長平時可以結合一些常見的校園欺凌現象來引導孩子,進行預防教育。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說出來,并認真告訴孩子“這不是你的錯,謝謝你把這些告訴我?!奔皶r與班主任老師溝通,同時注意收集、保留相關證據,必要時可選擇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孩子
學生如何應對?
對于學生自身而言,面對“校園欺凌”應該怎么辦?以下這些建議或許有用。
及時求助
保持鎮定,懂得求救:盡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有機會求救,可采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及時報告
不要害怕或覺得告訴老師或家長是懦弱的表現,就像遇到壞人要報警一樣,遭遇校園欺凌也要報告給老師,不要自己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創傷。
保證安全
一定要以自身安全為先,冷靜判斷危險性,盡可能拖延或先滿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師或家長報告。注意不要去激怒對方;不要向一群欺凌者挑戰;發現欺凌者有兇器,應立即遠離并告訴老師。
家長朋友,我們共有一個關心、愛護的對象——您的孩子,要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欺凌現象,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與配合。我們愿與您一道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友愛的校園環境,共同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預防校園欺凌工作材料匯編》(升級版)具體目錄如下:
一、工作方案
1.XX學校防治校園欺凌實施方案
2.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方案
3.學校校園防欺凌工作方案
4.學校預防校園暴力欺凌實施方案
5.XX學校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
6.XX學校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工作方案
二、工作計劃
1.學校校園欺凌防治工作計劃
2.學校預防校園欺凌管理計劃
3.學校校園欺凌專項整治行動工作計劃
4.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暴力活動計劃
三、應急預案
1.XX學校校園欺凌應急處置預案
2.XX學校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3.XX學校學生欺凌和暴力應急預案
4.XX學校關于“校園欺凌”管理處置方案
5.XX學校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四、工作總結
1.XX學校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階段總結
2.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總結
3.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總結
4.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總結
5.XX學校校園欺凌工作總結
6.XX學校深入開展防治校園欺凌系列教育活動總結
五、工作匯報
1.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匯報
2.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匯報
3.XX學校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匯報
4.XX學校防治校園欺凌常態化專項行動工作匯報
六、自查報告
1.XX學校校園欺凌專項整治活動自查報告
2.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七、工作紀實
1.XX學校校園欺凌防治工作會議紀實
2.XX學校召開校園欺凌防治專項工作會議紀實
3.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紀實
4.XX學校防欺凌安全宣傳教育周系列活動紀實
八、工作職責
1.學校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崗位職責
2.XX學校園欺凌預防和處理崗位職責
3.XX學校預防和處理學生欺凌主要崗位職責
4.XX學校校園欺凌治理工作崗位職責
5.學校開展校園欺凌事件組織機構及防治職責
6.預防校園暴力和學生欺凌工作流程
九、工作制度
1.XX學校校園欺凌預防制度
2.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工作制度
3.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會議制度
4.XX學校校園欺凌處理制度
5.校園欺凌強制報告制度
6.XX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制度
7.學校預防欺凌和暴力事件排查制度
8.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安全信息員制度
9.XX學校園防欺凌安全工作考核制度
10.學生欺凌防范與處理機制
十、工作倡議
1.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倡議書
2.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倡議書
3.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倡議書
4.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倡議書
十一、工作承諾
1.預防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承諾書
2.“拒絕校園暴力,預防學生欺凌”學生承諾書
十二、告家長書
1.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告家長書
2.學校關于預防校園欺凌致家長的一封信
3.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4.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致家長一封信
5.XX學校預防學生欺凌致家長的一封信
6.學校預防學生欺凌致家長的一封信
十三、國旗講話
1.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國旗下講話稿
2.(國旗下講話)共拒校園欺凌 共建陽光校園
十四、校長講話
1.XX學校法治副校長預防校園欺凌講稿
2.預防校園欺凌 共創和諧校園——法治副校長國旗下講話
十五、問卷調查
1.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學生調查問卷
2.關于防治校園欺凌的一些建議
十六、主題班會
1.預防校園欺凌(班會設計)
2.《預防校園欺負 反對校園霸凌》主題班會教學設計
3.預防校園欺凌班會PPT
4.預防校園欺凌班會PPT
5.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PPT
6.預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PPT
十七、宣傳手冊
1.中小學欺凌防治手冊
2.XX學校防校園欺凌指導手冊
3.XX學校預防校園欺凌指導手冊
4.XX學校預防學生欺凌教育知識宣傳
5.XX學校預防學生欺凌教育知識宣傳手冊
上一篇:幼兒園教師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