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那關于計劃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計劃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訓練計劃表 訓練計劃的制定篇一
二.目的任務:為了備戰馬村區中學生籃球賽,活躍我校的文體生活,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個性。使隊員的身體、心理素質以及籃球運動技術水平有大幅度提高;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較高的籃球技戰術水平。通過訓練張揚運動隊員個性,培養隊員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力爭比賽取得優異成績。
三.選拔吸收隊員,成立初中男子籃球隊。
1、 通過各級體育老師的推薦選拔隊員。
2、 根據上學期開展的年級籃球賽等物色到的隊員吸入隊伍中來。
3、 在新初一通過同學間的了解選出原來小學球隊隊員。
4、 通過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上觀察到的優秀球手。
四.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科學訓練。
1、加大身體素質的體能訓練,包括上下肢、腰腹的力量,移動速度,移動耐力,彈跳能力等的素質。目的是提高各單個素質水平和在場上綜合素質的整體發揮,為技術戰術的正常運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訓練計劃表 訓練計劃的制定篇二
本學期,學校體育工作從“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出發,根據體育工作安排,以《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為工作依據,體育組教師精誠團結,努力實施體育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體育課程改革探索,面向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充滿智慧的教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大力開展校內小型體育競賽,積極準備,迎接區小學生運動會,促進學校體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吳坤、劉福江、王景山
男:郭宗寶、韓子征、徐云鵬、柴偉松、彭茂
女:侯巖鳳、徐碩、辛子潔、陳金花、李妍
每周訓練9次,每次1小時左右。
1、學生訓練課的內容、形式、節奏安排等,要求多種變化,各種練習手段盡量與游戲活動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愛好與興趣。
2、訓練必須常年系統的以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意志品質為主。
3、各種練習中,培養學生合理的用力順序,爆發用力等。
1、要把訓練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學校、懂禮貌、講文明、愛吃苦的品質,有計劃地安排優秀運動事跡的講解,加強跟班主任、家長、校領導的聯系,使學生能安心訓練,無后固之憂。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相信我校的田徑運動在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一定能獲得比以前更上一層樓的佳績。
周訓練內容安排
星期一
一、 早晨訓練時間6:30———7:30
1、準備活動慢跑5*200
2、柔韌性練習(正壓腿側壓腿 擺腿欄桿上活動關節練習)3、專門性練習(1)擺腿2次——高抬腿走2次——側面交叉步2次——弓箭步走2次——后腿踢跑2次——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單腳跳2次——加速跑4次40米(技術要求:高重心、送髖、放松、充分體會利用髖關節帶動的正確跑的動作,前后擺幅大)。
二、 下午訓練時間4:30—5:30
1、 一般性準備活動10分鐘;
2、專項訓練(各運動員均以徑賽項目為主):
(1)、蹲距式起跑30*4,注意起跑時要蹬地、擺臂、起跑前幾步的重心要壓住、要小步子、高步頻、保持約10~20m左右重心隨著速度的加快而逐漸抬高;
(2)、行進間60m*3,注意到體會后的途中跑動作,爭取盡量用“髖”在跑而不是用“小腿”在跑;積極與準備活動的技術練習相結軌;
(3)、100m*2,請注意100m全程的感覺,體會起跑、加速跑、途中跑、沖刺跑各環節的動作要領。
3、結束部分15分鐘
(1)、放松跑200米;
(2)墊上互相磕打放松;
(3)上下肢相互間放松。
星期二
一、早晨訓練時間6:30———7:30
1、準備活動慢跑5*200
2、柔韌性練習(正壓腿側壓腿 擺腿欄桿上活動關節練習)3、專門性練習(1)擺腿2次——高抬腿走2次——側面交叉步2次——弓箭步走2次——后腿踢跑2次——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單腳跳2次——加速跑4次40米(技術要求:高重心、送髖、放松、充分體會利用髖關節帶動的正確跑的動作,前后擺幅大)。
二、下午訓練時間4:30————5:30
1、一般性準備活動10分鐘;
2、上梯式跑步5個來回*3組(要求:擺臂頻率快、擺幅大,前腳掌著地并快速瞪離地面)。
3、結束部分20分鐘
(1) 放松跑200米;
(2) 墊上互相磕打放松。;
(3) 上下肢相互間放松
星期三
一、早晨訓練時間6:30————7:30
1、一般性準備活動10分鐘;
2、柔韌性練習:
(1)兩臂的平、側、上等各方位的舉、屈、伸、擺和各種形式的繞環練習;(2)兩腿的屈、伸、壓、踢、擺、繞、縱橫等練習;(3)整個身體的各種屈、伸、繞環等練習。
3、放松跑400米。
二、下午訓練時間4:30————5:30
1、一般性準備活動10分鐘;
2、彈跳力和力量練習:
(1)各種跳躍練習(收腹跳、跳深、蛙跳、單腳跳);
(2)各種腰、背、腹機練習(墊上完成);
(3)橡皮條(牽引練習);
(4)扛鈴(負重蹲立)20次*4,每次間隙放松跑200米。
3、結束部分15分鐘(墊上磕打放松)。
星期四
一、早晨訓練時間6:30———7:30
1、準備活動慢跑5*200
2、柔韌性練習(正壓腿側壓腿 擺腿欄桿上活動關節練習)3、專門性練習(1)擺腿2次——高抬腿走2次——側面交叉步2次——弓箭步走2次——后腿踢跑2次——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單腳跳2次——加速跑4次40米(技術要求:高重心、送髖、放松、充分體會利用髖關節帶動的正確跑的動作,前后擺幅大)。
二、下午訓練時間4:30————5:30
1、一般性準備活動
(1)慢跑 3*200米;
(2)稍微活動各關節。
2、另一專項練習(以田賽為主)
(1)、如跳高、跳遠動作的分解技術練習;
(2)、各種短距離往返跑比賽。
3、結束部分15分鐘
(1)放松跑200米;
(2)墊上互相磕打放松。;
(4)上下肢相互間放松
星期五
一、早晨訓練時間6:30————7:30
1、一般性準備活動:(慢跑3*200,稍微活動各關節。)
2、靈敏性練習。
(1) 各種快速反應練習;
(2) 站立式起跑30—40米;
(3) 30米、60米計時跑,各二次。
2、 結束部分15分鐘
(1)放松跑200米;
(2)墊上放松
訓練計劃表 訓練計劃的制定篇三
一、計劃目標
1、全面發展隊員身體素質,掌握正確地運動技術,能合理的應用技術技能,在比賽中取得好的運動成績。2、重新調整隊伍,招收新隊員,做好選材工作,加強隊伍的訓練管理及思想品德教育。3、普及擊劍運動,培養隊員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奧林匹克精神。
二、訓練計劃
1、訓練目標
(1)發展體能,增強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成績(2)通過訓練提高隊員基本運動技術、技能,鍛煉過硬的心理素質
2、訓練重點重點抓住挑引進攻、交叉進攻和防守的技術的訓練以及身體素質訓練
3、訓練時間:20xx年9月——20xx年8月
4、具體訓練計劃
(1)調整階段(9——11月)主要任務是調整隊伍,挑好有潛力的苗子,主要以身體素質練習為主,提高運動員的力量、柔韌性、協調性等素質。訓練強度不要過大,但運動量要大。加強對隊伍的日常訓練的管理。
要求:1、隊員準時到場訓練,訓練認真刻苦2、隊員之間要相互幫助,之間要有競爭的意識,培養學生為學校爭榮譽的思想品質
(2)強化訓練階段a(12——4月中旬)b(5——8月上旬)作為專項的準備階段,以一般性身體訓練為基礎,提高專項性身體素質。以速度、力量、技術為中心,增加技術訓練。運動負荷由量的變化,轉化為質的變化。定期檢測運動的運動成績,從而提高運動能力。
要求:1、隊員掌握從事項目的運動技術和技能2、隊員運動后要進行積極的放松的練習,增強營養的補充3、防止運動傷害的發生,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比賽期(保持、調整階段)(4月底、7月中旬、8月底)調整出良好的競技狀態,并通過訓練,使之保持下去。在這一時期要想實現預期成果的條件,是逐漸增大訓練強度、訓練內容的多樣性及合適的比賽。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大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加強競賽心理訓練,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穩定地發揮競技能力,因此要提高比賽的發揮能力。要消除不穩定因素,緩解疲勞狀態,具有強烈的自信和求勝欲望,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放棄。
(4)休假期(8月底)
訓練計劃表 訓練計劃的制定篇四
跨欄跑
高一年級
1.認知目標:學生知道先過欄的腿是擺動腿,后過欄的腿是起跨腿。知道跨欄步和欄間跑的區別。
2.技能目標:學會起跑到過第一欄的方法,基本掌握欄間跑的節奏,50m跨過5個低欄,提高跑與跨的能力,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和安全防護。
3.體能目標: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彈跳、柔韌性及髖關節的靈活性。
4.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畏困難、不斷進取、勇于挑戰的信心,善于與同伴合作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且在練習中注意安全,避免魯莽動作,享受運動中獲得的愉悅心情。
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主要教法、學法
(一)
1.結合講解、示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跨欄跑概念。
2.學習跨欄步技術。
1.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跨欄跑概念,知道跨欄步,并分清楚擺動腿和起跨腿。
2.通過跨欄坐、擺動腿“攻欄”、起跨腿提拉等練習,使學生初步掌握跨欄步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欄”的運動感覺。
3.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及髖關節的靈活性。
4.培養學生對跨欄跑的興趣,激發學生對跨欄跑的求知欲。
1) 跨欄步
擺動腿和起跨腿的區別
1) 1.輔助練習:行進間高抬腿練習(30—40m)。
2) 2.教師出示跨欄跑的技術圖解掛圖。
3.教師講解跨欄跑的技術概念以及跨欄步。
4.教師示范跨欄跑全程動作。
5.原地跨欄坐練習。
6.原地將擺動腿踏上“山羊”,擺動腿的“攻欄”練習。
7.行進間擺動腿“鞭打”練習。
8.兩人一組的起跨腿的提拉練習。
9.走動中邁過倒置的折疊墊。
10.慢跑中做有“欄”(欄側)跨欄步練習。
(二)
1.在30--40m中速跑中,跨過2—3個低欄的欄側。
2.改進跨欄步技術。
3.身體素質:俯臥撐。
1.學生能分清先過欄的腿是擺動腿后過欄的腿是起跨腿,進一步明確跨欄步技術要點。
2.多數學生能借助欄側做出起跨腿和擺動腿的過欄動作,并跨過2--3個低欄。
3.發展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髖關節的靈活性。
4.消除對欄的心理恐懼,樹立自信心,在具有挑戰性的運動情景中,體驗戰勝困難而帶來的喜悅。
2) 欄側起跨腿和擺動腿的過欄動作
起跨攻欄、騰空過欄
3) 1.輔助練習:“跨欄坐”。
4) 2.墊步提拉擺動腿和起跨腿練習。
3.欄側起跨腿過“欄”練習。
4.慢跑中欄側過“欄”。
5.30--40m中速跑中,跨過2—3個低欄的欄側。
6.改進跨欄步技術。
7.身體素質:俯臥撐。
(三)
1.站立式起跑,跨過第一欄。
2.半蹲式起跑,跨過第一欄。
3.身體素質:立臥撐。
1.知道起跑到跨過第一欄哪只腳在前?跑幾步?
2.絕大多數學生初步掌握起跑至跨過第一欄技術。
3.發展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柔韌性。
4.培養學生勇敢、果斷“攻欄”的心理素質,向困難挑戰,不斷進取,敢干面對新的目標。
起跑至跨過第1欄
直腿攻欄、騰空過欄
1.輔助練習:體前屈。
2.行進間擺動腿欄側過“欄”練習。
3.行進間起跨腿欄側過“欄”練習。
5) 4.學習起跑至跨過第一欄技術。
5.站立式起跑至第一欄。
6.站立式起跑,跨過第一個“欄”欄側。
7.站立式起跑,跨過第一欄。
8.教師糾正“跳欄”的錯誤動作。
9.半蹲式起跑,跨過第一欄。
10.身體素質:立臥撐。
(四)
1.蹲踞式起跑,跨過第一欄(欄側)。
2.在30—40m中速跑中,連續跨過3—4個低欄。
3.身體素質:單腳跳。
1.建立“欄間跑”的概念,知道自己“欄間跑”是用三步、四步還是五步完成。
2.90%的學生能做出在慢跑至中速跑中,連續跨過3--4個低欄(欄側);80%的學生能連續跨過1--3個低欄。
3.發展學生的速度和彈跳力。
4.培養學生勇于拼搏進取、刻苦練習的良好精神品質。
欄間跑
欄間跑的節奏
6) 1.輔助練習:行進間高抬腿練習(30—40m)。
7) 2.蹲踞式起跑,跨過第一欄(欄側)。
3.講解“欄間跑”的技術概念及動作要點。
4.跑過(欄間距8.0m/男;7.5m/女)放置的小啞鈴,體會欄間跑的節奏。
5.跑動中欄側過3 –4個低欄(欄板用竹條代替)。
6.跑動中跨過3 –4個倒置的欄架
7.蹲踞式起跑,跨過第一欄(欄側)
8.蹲踞式起跑至跨過1--3個低欄(欄高0.70m;0.76m;0.80m);(欄板用竹條代替)。
9.教師糾正學生欄間“跳欄”動作。
10.身體素質:單腳跳。
(五)
1.在慢跑至中速跑中,連續跨過3—4個低欄。
2.蹲踞式起跑,連續跨過1--4個低欄。
3.身體素質:雙腳跳。
1.知道自己從起跑至第一欄能幾步上欄。
2.90%的學生采用蹲踞式起跑,能連續跨過1--4個低欄,跑與跨動作連貫。
3.發展學生的速度和彈跳力。
4.培養學生敢于拼搏、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優秀品質。
欄間跑
欄間跑的節奏
1.輔助練習:后蹬跑練習(15m)。
2.跑過間距為(8.0m/男 ;7.5m/女)放置的實心球,體會欄間跑的節奏。
3.跑動中連續過3 –4個低欄欄側(竹條代替欄板)。
4.在30--40m中速跑中,連續跨過3—4個低欄。
5.蹲踞式起跑,連續跨過1—4個低欄(欄高0.70m /女;0.76m /男)。
8) 6.教師糾正學生欄間“跨步跳”動作。
7.身體素質:雙腳跳。
(六)
1.在中速跑中,連續跨過4—5個低欄。
2.蹲踞式起跑,50m跨過5個低欄。
3.游戲:“跳欄架”。
1.知道50m全程跨欄跑跨幾個欄?起跑至第一欄多少米?
2.95%的學生能完成50米跨過5個低欄,克服膽怯和恐懼的心理,使全程動作連貫、節奏鮮明,跑與跨動作銜接自如。
3.發展學生的速度和下肢肌肉力量。
4.培養學生對欄架的適應能力,面對欄架毫不退縮,敢于正視,增強學生自信心,向困難挑戰,體驗成功的.愉悅。
欄間跑
全程跨欄跑
1.輔助練習:加速跑30—40m。
2.蹲踞式起跑,慢跑中過第一欄。
3.蹲踞式起跑過1—4低欄,欄間步跑三、四步或五步。
4.中速跑中,連續跨過4—5個低欄(0.76m /男;欄間距8.0m) ;(0.70m/女;欄間距7.5m)。
5.蹲踞式起跑,50m跨過5個低欄。
6.游戲:“跳欄架”。
(七)
1.50m跨過5個低欄(技評)。
2.籃球教學比賽。
1.學生能記住技評的標準和方法。
2.多數學生能達到良好以上等級,檢驗單元學習效果和目標的完成情況,并學會自評和互評。
3.克服膽怯和恐懼的心理,在具有挑戰性的運動情景中,體驗戰勝困難帶來的喜悅和成功。
欄間跑
全程跨欄跑
1.老師宣布技評標準及考核辦法。
2.自練從起跑到第一欄技術。
3.自練從起跑到跨過第一欄技術。
4.50m跨過5個低欄技評。
5.教師進行技評。
6.學生自評與互評。
7.考核完成的學生,進行籃球比賽。
考核評價標準
跨欄跑單元的成績評定由學習態度(30%)(見表l)、自我評價(10%)(見表2)、技評評價(60%)(見表3)三部分組成。
安全保障措施
1.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2.注意練習中間隔的時間;
3.不要逆向跨越欄架;
4.采用適合自己身體情況的學練方法,不蠻干。
訓練計劃表 訓練計劃的制定篇五
提升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對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臨床執業(助理醫師進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
選派有較扎實理論基礎和臨床診療技術、男50歲以下、女45歲以下的單位業務骨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從事醫療工作的注冊執業(助理醫師。實行個人自愿和組織推薦相結合。
全市12人,根據省衛生廳《關于下達xx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計劃的通知》文件。其中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人、鄉鎮衛生院10人(各縣(市、區衛生局計劃詳見附件1
理論培訓1個月,按照省衛生廳和衛生部頒布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培訓共12個月。臨床科室輪轉10個月,社區實習1個月。省衛生廳制定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培訓時間從xx年5月起-xx年5月完成年度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工作。
臨床輪轉和社區實習安排在經省衛生廳批準的全科醫學臨床和社區培訓基地進行。理論培訓集中在南昌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基地進行。
臨床培訓和社區培訓按照按需、分程、個體化原則,理論培訓為全科醫學及相關理論。以全科醫療崗位任務需求為導向,實行一對一的老師帶教制(每名老
老師帶教2-3名學員根據培訓大綱結合自己的培訓需求,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急診急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傳染科等專業科室進行臨床實踐。培訓方式采取集中理論學習、導師帶教、個別面授、臨床觀摩、參與查房和病案討論等方式,增強培訓效果。
市財政根據國庫集中支付規定,中央財政培訓經費補助標準每人10000元。經費使用由省財政撥付各設區市。市衛生局按確定的計劃和經費標準撥付理論、臨床、社區培訓基地。
一理論培訓補助經費1640元(1個月用于培訓費、教材、住宿、伙食補貼、結業綜合考試考核、證書。
住宿費、生活補助費、管理費。其中帶教費180元/人.月、住宿費200/人.月、生活補助費300元/人.月、管理費80元/人.月。二臨床輪轉補助經費7600元(10個月、每月760元用于帶教費。
三社區實習補助經費760元(1個月用于帶教費180元/人.月、住宿費200/人.月、生活補助費300元/人.月、管理費80元/人.月。
由省全科醫學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結業考試考核,培訓結束。分臨床實踐操作和理論兩部分,臨床實踐操作戰總成績60%理論占40%考試考核成績合格者頒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證書”并可轉注冊全科醫生執業范圍。
省衛生廳已下達各市醫改目標任務,一基層衛生人員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是落實醫改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對培訓的組織、協調和領導,落實各項培訓工作。
落實培訓人員。培訓人員須填寫《省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申請表》附表2一式二份,二各縣(市、區衛生局要根據分配的培訓計劃。一份留市衛生局,一份培訓報到時交理論培訓基地,市衛生局資格審核蓋章后,將培訓人員名單于6月8號前報省全科醫學教育管理辦公室備案。
規范各項管理制度,三各臨床、社區培訓基地要加強培訓管理和落實帶教老師。嚴格按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要求,認真組織教學,保證培訓質量。市衛生局將適時組織專家對培訓過程進行檢查和督導。
工資福利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四各培訓人員派出單位要全力支持選派的人員參加培訓。培訓期間。工齡連續計算。培訓期間派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派出人員回單位上班,不得扣發培訓人員工資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