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高三的日子過了四分之一有多了,我不知道以后還會有多少時光去記錄這些細碎的文字。我怕遺失、怕遺忘……
心里總有個夢想,要像英雄一樣昂首走過高三,可事實總并非如愿。昨晚睡覺前我又在倒數著離明年6月7號的日子,還有203天,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記得暑假臨開學前跟笨笨說過:“開學了,離高考還有279天了。”她立刻說:“別說,我怕。”其實也沒錯,我們都很年輕,對于時間,我們都上不起,談起時間,我們都會悲傷。我們永遠也不會預知明天的事,即使高考完那天你興奮萬分,可過了不久你又惆悵萬分。因為你對這班朋友的不舍;因為你在反思和回憶著高中學習三年的點滴;因為你更不知道下一刻鐘會何去何從……
很可笑,今天化學老師上課因為解釋一個問題也引申到這里來了:“水的氫原子和氧原子形成了共用電子對才結合成了穩定結構,就像你們一樣,本來大家都不認識,只是為了學習而坐在了同一間教室,到了畢業那天,你們又各奔東西了。”那時大家只是一笑而過,又繼續聽課了,或許他們假裝不知道,又或許他們真的不知道。
每個人的青蔥歲月,在不斷搏擊后,才能譜寫壯麗的篇章。耕耘后的收獲,似陳釀,清醇甘甜;努力中的成長,如美酒,回味無窮。搖曳在筆尖下的舞姿,是聚光燈下最靚麗的一抹色彩。曾經我也很豪壯的幻想:畢業后我要更大的校園,梁啟超中學這地方太小了,容不下我這樣的人才。現在想起來還有點好笑,更大的校園是大學還是社會,一切都是未知之數。
坐在陽臺上仰望星空,聽,流年跳動的律音,夜空踟躇地勾勒出過往,唱出了一支委婉的歌。懵懵懂懂,錯過了多少眼角的歡笑,風太妖嬈,心太飄渺。青春其實也疲憊,奈何還不到盡頭?
青春的我們因為學習而疲憊,因為失敗而惆悵,因為感情而低落。揚帆爭起航,莫道少年狂,坎坷風雨路,終得見曙光。高中確實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沒有了這一階段,人生總會缺少什么似的。初三的“細佬”成績不錯,可曾也沒讀高中的打算,但現在卻為她高中這個目標而在奮斗了,因為我確實不想她的未來有什么遺憾。我們只能寄望:那些學弟學妹們,能站在人生的路口上策馬揚鞭,帶著晨鐘的使命,從此乘風破浪,走我們沒走完的路或我們還走不到的路。
叛逆就像一面支離破碎的鏡子,里面的世界總是不完美的,我們總是在沖動與矛盾間徘徊,卻不知已丟失了最初的純美,而等到真正成熟時才發現原來的青澀是一個無法追回的夢。就像現在的我們,還未完全感受到高三的氛圍,遲到的同學每天都有;下課有空也會去小賣部跟學弟學妹爭個位置買吃的;沒有老師的自修晚修還是嘰里呱啦得說個不停;對心里的那個TA依舊不能放下……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我覺得我們缺少的是對學習的“勇”。倘若我們能學會像樹一樣站立,那么你才會用成熟的自己去經歷人生的風雨。
二百多后的我們,上大學的終回歸校園,而沒上大學的只能提前面對殘酷的社會,無奈的工作,因為我們的人生總不能得過且過或終日享樂。那些沒有進入大學而步入社會的朋友們,你們知道自己有多少地方需要改進嗎?你們不能在工作的時候走去買吃的了;你們你能再因為小病小痛就無病呻吟而請假;你們不能因為工作量上的眼淺而大發脾氣……因為這是社會不再是校園,沒有人容忍你那些陋習。如果你那些夢想或希望不能準時到站,被生活延誤或被歲月的年輪塵封,那希望只要一陣清風就能把你喚醒。不要因一時的痛苦便放棄追逐,因為只要經歷風雨,天空才更明媚;不要因一時的迷惘而輕易言敗,因為只有經歷了破繭掙扎的蝴蝶才能自在飛舞。只消一陣風、一句話,那些塵封的夢想重新拾起,為時未晚。
流年輕似水,似水又無還。
“90后”青春的歌曲了,貌似沒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剩下的僅是一點點灰蒙蒙的《越長大越孤單》。
高三的日子真是熱鬧令人向往,辛酸令人回味,要不然,汪源又怎會寫下那首最感動好聽的畢業歌呢?——《北京東路的日子》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最后的最后渴望變成天使
歌謠的歌謠藏著童話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該要飛往哪去
……
……